第372章 捐纳爵位_崇祯重振大明
笔书小说网 > 崇祯重振大明 > 第372章 捐纳爵位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72章 捐纳爵位

  京城勋贵的动作,很快被锦衣卫官情司注意到,在情报简报中上报给皇帝。

  朱由检得知源头在英国公张家后,感叹道:

  “英国公有远见啊!”

  对英国公张家带头准备开藩的想法,很是赞赏了一番。

  但是对他们想要以交趾为封地,并未做出许可。

  这块地方,是大明周边最好的地之一,不但英国公盯上了,刚刚进京的靖江王世子朱亨嘉也盯上了,请求前往交趾开藩。

  此人在历史上就曾觊觎大位,在南明时自称监国,被时任两广总督丁魁楚和广西巡抚瞿式耜镇压。可以说是一位不安分的人。

  朱由检因为奢安之乱还没平定,安南都统使莫氏又颇为顺从。对于这些言论一律压下,不准讨论在安南等周边属国开藩的事情——

  他可不想在奢安之乱没平定的时候,在周围新开一条战线。

  勋贵和大臣的动作之外,海外粮食运到京城的影响,开始在民间酦酵。

  京城的百姓吃到海外的粮食后,顿时对海外的看法发生了改变,从以前视为不毛之地,到现在羡慕那些得到海外土地的人。

  无论海外的土地多偏远,只要能种粮食,在他们看来就有价值。

  前段时间被诸侯国以百亩土地招聘的水手,成为普通百姓羡慕的对象。

  还有很多人去诸侯那里打探,看看他们是不是还需要人,会不会分配土地。

  韩王、江陵公、宁远伯,都因此招揽了一些人才。

  抵达京城的郑芝虎、李国助等人,对此极为艳羡。

  李国助酸溜溜地说道:

  “北方的土地有什么好的,一年有几个月下雪,海岸还会结冰。”

  “南洋才是好地方,一年能收三季!”

  郑芝虎不高兴地瞥了他一眼,说道:

  “行了,别说这些怪话了!”

  “想要招揽人才,先立功把自己的爵位升上去。”

  “人家都是王公,能册封附庸贵族。”

  “咱们这些爵士,拿什么和他们争人才?”

  心中盘算着怎么样才能立功,把自己的爵位提上去。

  皇帝动不动就册封诸侯,给他们几百里封地。郑芝虎着实受到刺激,同样想当诸侯。

  想到皇帝任命自己的海军参将,还有俞咨皋一直以来的招揽。他决定这次回去后,就要把麾下船兵带过来。

  李国助没有他这个机会,更多的在盘算:去南洋开疆拓土算不算立功?皇帝会不会把自己打下的土地都封给自己?

  把海外开疆拓土的功劳尽量拔高,但是李国助仍旧觉得,事情没那么简单。就算他的见识再浅薄,也不会觉得自己打下多少土地,就会被皇帝册封多大地方。

  必须立下其它功劳,才能被皇帝提升爵位和封地。

  『什么样的功劳对陛下来说算功呢?』

  『给陛下运粮算不算?』

  『毕竟陛下说以后十几年都会大旱,肯定很需要粮食。』

  『如果我捐粮食,能不能提升爵位?』

  心中盘算着这些,更擅长经商的李国助,还是打算在钱粮上立功,而非上战场搏杀。

  没等两人想好,皇宫中的朱由检,很快召见了他们。

  对这些人在这时运来粮食,朱由检极为欣喜,指着京城地图说道:

  “诸王府建造的事情,你们也应该听说了。”

  “这次你们立了功,朕就给你们每人赐地二十亩,在上面建立府邸。”

  “以后用心办事,朕不会亏待你们!”

  话语说得很直白,赏赐也是实实在在。

  郑芝虎和李国助听到皇帝像对待郡王一样,给自己划出二十亩土地建造在京城的宅院,欢喜得合不拢嘴。

  二十亩宅地不算大,但是却代表着,他们真的被皇帝视作勋贵,以后有机会打进京城勋贵圈子,和宗室、勋贵建立联系。

  尤其让郑芝虎欣喜的,是皇帝还问了一下自己子侄的情况,让自己和哥哥不要给他们订婚。

  这让他觉得,皇帝似乎有赐婚的想法,有意让他们和宗室、勋贵联姻。喜得他大咧咧地说道:

  “臣回去后就告诉大哥,让他把侄儿从平户接回来。”

  “都已经是爵爷了,把儿子放在外面像什么话。”

  “他将来的家业,还不要给侄子!”

  朱由检听得一惊,询问具体情况。确定郑芝虎所说的侄子,就是著名的民族英雄郑成功,还有个弟弟田川七左卫门,如今随母亲田川氏在日本平户藩居住。

  这让他非常高兴,在知道郑成功现在还没有大名后,当即道:

  “田川氏既是正妻,当册封为男爵夫人。”

  “她所生的长子,要册封为世子。”

  “朕赐其名成功,望其成就功业!”

  郑芝虎听到侄子被赐名,笑呵呵地谢恩。

  李国助看到他和皇帝的关系这么融洽,心中羡慕不已。

  如果早知道当今皇帝这么好说话,他早就主动申请过来了。哪像现在这样,被郑氏抢尽先机。

  不过他提出的献粮想法,成功打动了皇帝。知道自己接下来要面临十多年旱灾的朱由检,最看重的就是粮食。

  听到李国助有纳粟捐爵的想法,朱由检虽觉得这样会让爵位贬值,却没有一口否决。

  毕竟如果不把灾民安顿好,大明朝有可能亡于农民起义。考虑爵位贬值不贬值的事情,着实有点太远。

  所以他在思考之后,向李国助道:

  “爵位可以捐纳,但仅限于男爵。”

  “李卿觉得应该捐纳多少,能获得世袭男爵爵位?”

  李国助见皇帝刚才眉头紧皱,心中惴惴不安。在听到皇帝说爵位可以捐纳后,这才松了口气。

  然后又听到皇帝说捐纳的爵位仅限于男爵,这让他觉得着实有点鸡肋。毕竟他想要的,不止是男爵爵位。

  想到郑芝龙凭借十八芝领头人的身份,在招安时被授予了男爵,李国助不甘心地说道:

  “能不能捐纳得更高,比如伯爵爵位?”

  此言方一说出,旁边的王体乾立刻大喝“大胆”。慌得他急忙跪下,深刻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皇帝,不是平常讨价还价的商人。

  朱由检对他觊觎诸侯之位,同样也是皱眉。如果是子爵、男爵还好说,他能在一定程度上接受爵位贬值。而且这两个复设的爵位,地位如何他完全能够决断。

  但是伯爵以上,在大明朝非常尊贵。如果他敢让伯爵贬值,大明现在的勋贵,说不定都会跳起来——

  他们祖上辛辛苦苦立功得到的爵位,可不能让商人通过捐纳得到。

  那对他们来说,完全就是羞辱。

  而且伯爵贬值后,人们会把这个爵位看低。通过捐纳得到的钱粮,不一定能提高多少。

  所以朱由检觉得,不能让伯爵通过捐纳得到。有封号的高级贵族,必须立功才能授予。

  静坐不语,就这样看着李国助。李国助终于感到怕了,跪伏在地上不断请罪。

  朱由检看他的额头都磕出血来,皱了皱眉头说道:

  “起来吧!”

  “只是商议事务,用不着如此告罪。”

  “李卿还是先说说,打算捐纳多少,获得男爵爵位?”

  李国助心里不怎么看得上男爵,因为他觉得伯爵才是真正的贵族。

  而且让他花钱捐一个和郑芝龙一样的爵位,他心里觉得不痛快。

  所以刚才壮着胆子,想捐纳伯爵爵位。

  如今得到教训后,他顿时收起了浮躁,认识到爵位的提升,非常非常不容易。

  在心中计算之后,李国助道:

  “男爵封地方一百里,就是一万平方里。”

  “福建民间有言:八山一水一分田。以这个比例计算,大概能开垦一千平方里耕地。”

  “一平方里是三百七十五亩,一千平方里就是三十七万五千亩。”

  “捐纳男爵所需要的粮食,臣以为应该定在三十七万五千石。”

  这个数字,在他看来已经很高,因为他不想花很多钱粮,捐纳个和郑芝龙一样的爵位。

  但是在朱由检看来,那就实在太低了。以郑彩说的一石稻谷五钱银子计算,三十七万五千石只相当于十八万七千五百两银子。

  这对于他来说,完全是杯水车薪。

  所以他对纳粟捐爵的兴趣一下子低了起来,直接道:

  “无论是不是耕地,一亩封地都需要一石粮食捐纳。”

  “男爵封地三百七十五万亩,那就是三百七十五万石。”

  “愿意捐的就捐,不愿意朕也不强求,只要纳税就好。”

  “男爵是世袭爵位,拥有世代传家的封地,不能轻易让人通过捐纳获得。”

  “待到旱灾缓解后,朕会结束捐纳。”

  把捐纳男爵需要的粮食,直接提升了十倍,并且表现出爱捐不捐的态度,对此事似乎无所谓。

  这让李国助顿时慌了起来,知道自己定的捐纳数额太低,没有能打动皇帝,甚至让皇帝有些生气。

  为了避免皇帝对自己生出恶感,他急忙道:

  “臣愿捐纳男爵,只是一时拿不出这么多粮食,请陛下宽限些时日!”

  打算找刘香等人凑一下款子,争取把男爵的爵位拿手里。他虽然看不上这个爵位,不想花这么多钱才能和郑芝龙爵位相当。

  但是在皇帝有些生气的情况下,只能破财免灾。毕竟如果传出去他被皇帝厌恶,以后就别想和郑芝龙打擂台。

  朱由检没想到自己提价十倍后,李国助竟然急着捐纳。而且听他的意思,只需要花一段时间就能凑出这么多粮食。

  这让他对这些海盗的财力,再一次感到惊叹。不过他没有杀鸡取卵、竭泽而渔的意思,在考虑之后,向李国助道:

  “一下子拿出三百七十五万石,对朝廷来说也困难。”

  “这样吧,朕允许捐纳男爵的人分期付款,每年付上十分之一即可。”

  “男爵领地也可以提前开辟,可提前享有男爵待遇。”

  “但是夫人、世子,只能在捐纳完成后受封。”

  “如果捐纳没完成,到期会收回男爵爵位。”

  这个条件,让李国助从刚才的肉痛,顿时转为大喜。

  因为他认识到,自己可以用男爵的名头,开辟方一百里封地。然后拿封地上收获的粮食,上缴捐纳所需。

  如果他能在领地上开垦出十分之一耕地,那就是三十七万五千亩,以南洋一年三熟的气候,怎么也能收一石粮食租税。

  等于说,他完全可以在捐纳第一年需要的粮食后,以后用封地的产出,交上剩余的捐纳。困难只在前几年,但他完全能负担。

  这让他的心中,变得大喜起来,觉得这个捐纳很划算。

  郑芝虎一时没想明白这些,但是他身边有郑彩。在郑彩的提醒下,他认识到自己可以通过捐纳获得男爵,这让他怀着忐忑询问道:

  “捐纳得到的爵位,以后还能立功提升吗?”

  “俺还想为陛下立功,以后成为诸侯。”

  朱由检听得大笑,肯定道:

  “无论什么样的爵位,立功就能提升。”

  “大明的外戚立了功,爵位都能世袭。”

  “捐纳的男爵不用有任何担心,朕会和其他男爵一样对待,可以立功提升。”

  “例如李卿,你若是能帮助一位藩王开辟封地,在开藩时立下大功。朕封你个伯爵之位,也是未尝不可。”

  “大明有三十个藩王,机会就在这里!”

  这让李国助听得更喜,真正看到了成为伯爵的机会。

  想到南洋那么多大岛,方千里之地的岛屿也不少。他下定决心抢占一个,以后献给皇帝用作藩王封地。

  这样他就能成为诸侯,成为高级勋贵!

  郑芝虎和郑彩想的也是如此,尤其是郑芝虎,想要催大哥早点南下抢地盘。毕竟这机会并不多,大明的藩王只有三十个,还不一定封在南洋。如果被李国助等人抢了先,伯爵的位子可能就没了。

  就连他自己,都犹豫着以后是带领船兵北上,还是去南洋帮藩王抢封地,谋取伯爵爵位。

  郑彩对那些拥有船和兵的头领更是艳羡,暗恨自己没有早点下海,拥有自己的船和人。现在,他只能看着这些头领去抢地盘,自己能奢望的,就是凑集粮食,先捐纳个男爵爵位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issf.com。笔书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bissf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